丁浩然同学是山东省职业院校的一名电子商务学生,每次谈到蔬菜或者大棚他总是会说:“我家里就是种蔬菜大棚的,别小看我们每天吃的蔬菜,它从育苗到成熟再到卖出去有大学问。”丁浩然谈及选择专业的初衷时,眼神里满是对土地的热忱。他坦言,正是看到 “新农人” 借助互联网让农产品走出田间地头、带领乡亲增收致富,才毅然选择了电子商务专业,决心用所学改变传统农业的产销模式。
2021年,一场危机悄然降临。当时家中蔬菜大棚因育苗问题遭遇 “10 盘九空”,一年心血付诸东流。带着对解决育苗难题的渴望,他依托学校平台积极参加农业类讲座,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。经过 3 年实地调研与反复试验,团队从育苗技术的 “门外汉” 逐渐成长为行家里手,最终设计出一套育苗架,为后续助力乡村振兴埋下技术伏笔。
怀揣科技兴农的梦想,丁浩然团队回到家乡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西高榆村,在这里得到村书记丁兆庆的大力支持。团队分工明确、各展所长:张婉茹、潘俊潮、陈洁三位电商能手发挥专业优势,通过新媒体宣传推广当地蔬菜,并搭建起给村子的蔬菜销售小程序,为农产品打通线上销路;李邦源、马士鉴、邱勇辉则聚焦人工智能领域,利用AI和人工智能APP创造智能体,把这个线上农业专家装到村民手机里,村民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给蔬菜“线上问诊了”。
从遭遇育苗困境的 “农二代” 到带领乡亲触AI的 “新农人”,丁浩然和他的团队用行动诠释了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。他们用 3 年时间打磨技术,用电商与科技为传统农业赋能,让蔬菜大棚不仅是增产增收,更成为智慧农业的试验田。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,这群05后的职教生正以青春之力,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 “三农” 故事。(丁浩然 潘俊潮 马士鉴)
免责声明: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。本文所涉文、图、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。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、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亦不构成任何购买、投资等建议,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