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网消息: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“好房子”。那么“好房子”长啥样?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,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,中国住宅层高标准将提高到不低于3米。这个层高到底指的是什么?层高提高了,我们的居住体验会产生哪些变化?
层高,就像房子的“身高”,是指从本层地板到上层地板的距离,用公式来理解就是“层高-楼板厚度=净高”。对于净高,中国2005版《住宅建筑规范》、2011版的《住宅设计规范》都有不应低于2.4米的强制性要求。而对于层高,则来自2011年版的《住宅设计规范》,其中规定“住宅层高宜为2.80m”。这只是一个建议性的要求,各地具体执行的时候,高低略有不同。由于国家标准实施已有多年,部分要求已经不再符合现在的人对居住品质提升的要求,层高标准的调整,将意味着更大、更舒适的居住空间。
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介绍,高度高了以后,比如窗户就有更大的空间,对于采光和通风非常有利。这些都有助于显著地提升居住的舒适度。中国人正在变得“越来越高”。相应地,在住房改善的过程中,我们不仅希望住房的面积要更大,也希望它的高度能更高。
事实上,近几年,江苏、山东、云南等多地已经纷纷调高了地方住宅层高标准。新标准的要求集中在3米到3.3米之间。专家表示,3米以上的层高除了可以支持多种装修风格和空间布局,满足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外,还能为现代家居的智能化和高品质生活,提供有力支持。
吴璟称,像中央空调、管道式新风,以及像北方地区的地暖等。建筑层高的加大,可以在立体的角度来说获得更大的空间,可以为这些建筑设备和装饰的安装,提高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。
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越来越重视,房地产企业之间竞争也越来越激烈。因此,能不能依据合适的层高,造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“好房子”,将成为房地产企业未来着重考虑的问题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。本文所涉文、图、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。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、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亦不构成任何购买、投资等建议,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