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肠卒中”比脑卒中更凶险!致死率超60%,这些症状千万别拖!

节假日又快到了必须约上三五好友搓顿烧烤烤串上桌,肉香四溢啤酒入杯,泡沫翻腾

当时只觉得快乐加倍可谁能想到半夜遭罪

“肠卒中”比脑卒中更凶险!致死率超60%,这些症状千万别拖!

(图片来源:网络)

腹部突然传来剧烈绞痛

疼得在床上不停打滚

还出现了便血的情况医生说是“肠道中风”?

肠道怎么还会 “中风”?这究竟是什么病?

01

“肠道中风”是个啥?

肠道血管“堵车”了!

肠道就像我们身体里默默工作的 “运输大队长”,负责吸收各种营养。可要是这位 “大队长” 突然 “闹情绪” 罢工了,那麻烦可就大了!

“肠卒中”比脑卒中更凶险!致死率超60%,这些症状千万别拖!

(图片来源:网络)

据媒体报道,湖北的李婆婆突发腹痛,以为是胃肠炎,自行吃药治疗,3天后腹痛症状不减反重,到医院急诊科就诊后确诊为“肠中风”。

“肠卒中”比脑卒中更凶险!致死率超60%,这些症状千万别拖!

脑血管堵了 → 脑中风(脑梗/脑出血)

心脏血管堵了 → 心梗(心脏“中风”)

肠道血管堵了 → 肠中风/肠卒中‍

张 鹏

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胃肠外科

副主任医师

专家介绍,肠中风,也称“肠卒中”或“急性肠系膜缺血”,其本质是血管问题导致肠子的供血不足,致使肠壁缺氧、功能受损甚至坏死的疾病。而长时间的缺血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,威胁患者生命。

肠卒中分急、慢性两类其病发症状也不尽相同

急性肠卒中

起病急、发展迅速,典型症状为剧烈腹痛、腹泻、呕吐或便血。早期易与急性肠炎等病症混淆,常被误认为普通感染而延误诊治。若未及时治疗,6~12小时内即可发展为肠坏死。

慢性肠卒中

起病隐匿且早期常无明显症状,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、餐后腹痛或腹泻。因肠道持续受损导致营养吸收障碍,表现为渐进性消瘦及进食后不适感加重。

注意!

该病的发病率并不高,但如果未经及时治疗,死亡率可高达63%,高于大家熟悉的脑卒中。

02症状太迷惑?这些病别傻傻分不清!

肠卒中的症状真的很会 “伪装”发作时很像“吃坏肚子”不少人都被它骗了它都和哪些病 “撞脸”?

01急性肠胃炎

同样呕吐腹泻,但肠卒中疼痛更剧烈且腹泻后疼痛不缓解。

02阑尾炎

阑尾炎是从肚脐周围转移到右下腹疼痛,肠卒中疼痛更加剧烈,范围更广,不一定固定在右下腹。

03肠梗阻

都有腹痛腹胀,但肠梗阻患者早期肚子会鼓成 “气球”,能听到 “咕噜咕噜” 的肠鸣声,停止排气排便,无便血。而肠卒中常伴血便症状,肠鸣声很快就消失。

04胰腺炎

都有腹痛、恶心症状,但肠卒中疼痛多不会向腰背部放射,常无血淀粉酶显著升高。

误诊的后果有多严重?

耽误治疗时间,肠道一旦坏死,可能要切掉大半截甚至全部!重则引起感染性休克导致死亡。所以,及时血管造影、肠系膜血管增强CT是关键!

重点信号别忽视高危人群要注意!

肠卒中不像脑中风那样容易识别但身体其实会“偷偷预警”

了解发病前预警信号

才能及时治疗

“肠中风”前有预兆:

突发急性剧烈性腹绞痛,程度轻重不等,定位不确切,但大多局限于脐部,应警惕肠卒中。

腹痛24小时内出现便血,大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,这是“肠卒中”引起肠坏死的表现。

肠道功能紊乱,常可出现恶心、呕吐、打嗝、腹胀、腹泻症状。

饭后常有持续上腹隐痛不适,空腹时无症状,反复发作,甚至延至数月。

肠道血管会突然“罢工”这些人群是高危对象

● 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人

● 心血管疾病患者

冠心病、房颤、动脉粥样硬化、心脏瓣膜疾病、心室室壁瘤。

● “三高”人群

● 凝血功能异常人群,既往存在脑梗、下肢静脉血栓病史的人群。

● 长期卧床的重病患者

● 生活方式相关高危群体

包括长期口服避孕药的人群,肝炎或酒精性肝硬化人群。肿瘤患者或门静脉高压患者。

注意!

发生过“肠卒中”的患者,因为血栓的高危因素仍然存在,所以存在复发的可能。

 

“肠卒中”比脑卒中更凶险!致死率超60%,这些症状千万别拖!

肠卒中虽凶险

但早诊早治可显著改善预后

腹痛不轻视血便需警惕

发现问题立即就诊排查!

来源: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

免责声明: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。本文所涉文、图、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。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、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亦不构成任何购买、投资等建议,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。

上一篇 2025年4月29日 09:47
下一篇 2025年4月29日 10:20

相关推荐